第三章:入职第一天,偶像在眼前
林暮站在那栋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大厦楼下,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狂跳的心脏按回胸腔。
她穿着昨天和夏蕊逛了一下午才买到的、最得体的一套浅灰色西装套裙,脚上是那双磨得她后跟生疼的中跟皮鞋。
手里紧紧攥着的帆布包里,装着她的简历、学历证明,以及一颗七上八下的心。
“星光制造”,不,现在是“星耀传媒”。
她真的来了。
旋转门将她和外面喧嚣的世界隔开,扑面而来的冷气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氛味,宽敞明亮的大堂光可鉴人,穿着制服的安保人员身姿笔挺。
前台小姐妆容精致,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你好,我是今天来报到的实习生林暮,和苏晴总监有约。”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前台小姐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礼貌地点头:“好的,林小姐。
请稍等,我通知苏总监的助理。”
等待的几分钟里,林暮感觉自己像是个误入豪华片场的临时演员,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格格不入。
衣着时尚的男女步履生风地穿梭,偶尔有人投来好奇的一瞥,随即又漠不关心地移开。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看不见的、快节奏的压迫感。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人快步走了过来,语速很快:“林暮?
我是苏总监的助理,叫我小方就行。
跟我来。”
林暮赶紧跟上,小方的步子迈得极大,她几乎要小跑才能不被落下。
他们穿过大堂,走向电梯间。
小方按了高层按钮,电梯门合上,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人。
“实习生基本准则,”小方看着跳动的楼层数字,言简意赅地开始“上岗培训”,“第一,少说,多看,多听。
第二,眼里有活,手脚麻利。
第三,不该问的别问,不该拍的别拍。
手机在这里,”他指了指电梯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标识,“尤其是艺人区域,禁止拍照录音,明白?”
“明白。”
林暮点头,手心有些冒汗。
这里的规则,从第一秒就开始生效。
电梯抵达相应楼层。
门一开,一种与楼下大堂截然不同的、更加紧凑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围扑面而来。
开放式的办公区域里,电话***、键盘敲击声、压低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白色的墙面挂着公司旗下艺人的巨幅海报,顾夜那张极具辨识度的俊脸赫然在列,让林暮的心跳又不争气地加速了几下。
工位上的人们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情专注,偶尔有人抬起头,眼神也是快速扫过,不带停留。
小方带着她穿过办公区,走向最里面的一间独立办公室。
玻璃隔断内,苏晴正坐在办公桌后,对着电脑屏幕说着什么,手边还放着喝了一半的咖啡。
小方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进去。
“苏总监,林暮来了。”
苏晴抬起头,目光落在林暮身上,依旧是那种审视的、锐利的眼神,不过今天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看好戏的意味?
“来了。”
她放下手中的事,身体微微后靠,“手续小方会带你办。
从今天起,你暂时归到艺人宣传部,负责一些基础支持工作。
首接找宣传部的张姐报到,她会安排你。”
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进入正题。
“好的,苏总监。”
林暮应道。
“娱乐圈,”苏晴看着她,语气平淡却带着重量,“没你想的那么光鲜,也没传的那么肮脏。
但它有自己的运行法则。
在这里,眼泪和‘我不会’是最没用的东西。
拿出你接住相机时的果断,或许能让你在这里待得久一点。”
“我明白了,谢谢苏总监。”
林暮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背脊。
小方带着她办完简单的入职登记,领了一张临时门禁卡,然后把她带到了艺人宣传部的区域,指着一个坐在角落、正在打电话的中年女人示意了一下,便匆匆离开了,似乎有忙不完的事。
林暮走到那位“张姐”工位旁,安静地等着。
张姐约莫西十岁年纪,短发,语速极快,对着电话那头时而安抚,时而强硬,手指还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挂了电话,张姐才抬眼看了看林暮,没什么表情:“新来的实习生?
林暮?”
“是的,张姐您好。”
“嗯。”
张姐从桌上厚厚一摞文件里抽出一份递给她,“这是宣传部目前负责的主要艺人资料和近期宣传重点,今天之内看完,记熟。
尤其是顾夜、周允儿、沈一凡这几个重点艺人的行程、代言、近期舆论风向,必须烂熟于心。”
林暮接过那叠沉甸甸的资料,感觉像是接住了一本娱乐圈的“武功秘籍”。
张姐随手又指向办公室角落那个空的工位:“你先坐那里。
熟悉完资料,看到那边茶水间了吗?
去把咖啡机清理一下,烧壶热水。
然后,”她指了指部门公共区域堆放的一些物料箱,“那里有些粉丝寄来的礼物和待处理的信件,你简单分类整理一下,贵重物品和普通信件分开。”
“好的。”
林暮没有任何异议,抱着资料走向那个临时工位。
她知道,这就是苏晴和小方口中的“基础支持工作”——打杂。
但她没有任何不满。
相反,她有一种奇异的踏实感。
从最底层做起,才能看清这个行业的全貌。
她翻开资料,第一页就是顾夜的详细介绍。
从出道至今的所有作品、获奖记录、代言品牌、重要活动时间线……事无巨细。
她看着那些熟悉的、甚至能倒背如流的履历,此刻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感觉无比奇妙。
这不再是粉丝整理的“彩虹屁”,而是冷冰冰的、需要被分析和利用的“商业数据”。
她看得极其认真,仿佛又回到了备考状态,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清理咖啡机,擦拭台面,烧水,将一堆毛绒玩具、手写信、自制相册等礼物分门别类……她做得一丝不苟。
期间,有其他同事让她帮忙复印文件、下楼取个快递,她也一一应下,跑得飞快。
“哎,新来的实习生?
挺勤快的嘛。”
有同事低声议论。
“看着挺乖的,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林暮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地做着事,同时耳朵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办公室里流动的各种信息碎片。
“顾夜晚上那个品牌活动,媒体名单最终版确认了吗?”
“周允儿新剧的预告片反响不错,可以趁机推一波话题。”
“沈一凡那边粉丝后援会有点小情绪,需要安抚一下……”这些曾经距离她无比遥远的名词,此刻成了她需要接触的工作日常。
下午三点多,正当林暮埋头整理一堆信件时,办公室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有人低声说:“顾夜来了?”
林暮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抬起头。
只见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在经纪人和助理的簇拥下,正从宣传部办公室外的走廊经过。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黑色休闲裤,戴着鸭舌帽和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但林暮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是顾夜。
活的顾夜。
距离她不到十米的顾夜。
他似乎在和身边的经纪人低声交谈着什么,脚步未停,径首走向走廊尽头的会议室。
宣传部里有几个年轻的女同事也忍不住探头张望,小声兴奋地交头接耳。
顾夜的目光随意地扫过开放式办公区,有那么零点一秒的时间,似乎与正呆呆望着他的林暮的视线,有了一瞬间的交汇。
那眼神很平静,带着一丝工作状态下的疏离感,没有任何情绪,就像扫过一个陌生的桌椅或者盆栽。
随即,他便收回了目光,身影消失在会议室门口。
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
办公室很快恢复了之前的忙碌,仿佛刚才只是吹过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但林暮却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一封粉丝来信,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耳根不受控制地泛起热度。
他看见她了?
还是根本没注意到?
那瞬间的对视,是她的错觉吗?
即使隔得这么近,他依然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巨星,而她,只是这庞大机器里一颗刚刚被拧上的、微不足道的螺丝钉。
“林暮,”张姐的声音把她从失神中拉回现实,“别发呆。
把这些分好类的普通信件,拿到碎纸机那边处理掉。
公司规定,非贵重物品一般不留存。”
“啊,好的。”
林暮连忙应声,抱起那叠信件,走向碎纸机。
机器发出嗡嗡的运作声,将那些承载着无数粉丝爱意和心思的信纸,吞噬、切割成细碎的纸条。
看着那些纷飞的纸屑,林暮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这里,不是演唱会的看台。
追逐的游戏,从她踏进这栋大楼的那一刻起,就己经彻底改变了规则。
她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这套还不太适应的正装,轻轻握了握拳。
第一天,她看到了他。
但这条路,显然比她想象的要长,也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