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记那年槐花香时作文

遥记那年槐花香时作文

作者: 浮生心尘

其它小说连载

浮生心尘的《遥记那年槐花香时作文》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2003年的夏空气里还残留着燥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驶入江城林晓语拖着半旧的行李额角沁着薄看着出站口举着“江城大学迎新”牌子的学长学眼里满是对陌生校园的憧她是踩着八零后的尾巴出生考上这所南方名校全家都透着掩不住的骄报到那宿舍已经来了三个室来自北方的赵蕾性格爽正踩着凳子贴海报;江南姑娘苏雅抱着一本《张爱玲全集安安静静地整理书桌;最活泼的是李晓嘴...

2025-11-08 17:05:57

2003年的夏末,空气里还残留着燥热,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驶入江城站。

林晓语拖着半旧的行李箱,额角沁着薄汗,

看着出站口举着“江城大学迎新”牌子的学长学姐,眼里满是对陌生校园的憧憬。

她是踩着八零后的尾巴出生的,考上这所南方名校时,全家都透着掩不住的骄傲。报到那天,

宿舍已经来了三个室友。来自北方的赵蕾性格爽朗,

正踩着凳子贴海报;江南姑娘苏雅抱着一本《张爱玲全集》,

安安静静地整理书桌;最活泼的是李晓梅,嘴里嚼着口香糖,

给大家分发家乡带来的桂花糕:“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啦,我带了好多好吃的,管够!

”林晓语笑着接过糕点,甜香在舌尖化开,陌生感瞬间消散了大半。

开学第一堂课是《现代汉语》,老教授戴着老花镜,慢条斯理地讲着语音语调。

林晓语听得认真,低头记笔记时,笔尖不小心戳到了前排男生的后背。她慌忙抬头道歉,

男生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干净清秀的脸,额前的碎发微微垂着,眼睛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

“没关系。”他声音温和,递过来一张纸巾,“你的笔漏墨了。”林晓语这才发现,

钢笔墨水洇到了笔记本上,她脸颊一红,连忙接过纸巾擦拭。男生已经转了回去,背影挺拔,

白衬衫的后领挺括整齐。后来她才知道,他叫陈阳,是计算机系的学霸,

高考分数全校名列前茅。大学校园的日子像被拉长的胶片,缓慢又温暖。林晓语是中文系的,

喜欢泡在图书馆三楼的文学区,陈阳则常待在四楼的计算机专区。偶尔抬头,

能看到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她会偷偷多看两眼,

然后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看书,心跳却像揣了只兔子。那时的联系远没有现在便捷,

宿舍楼下的IC卡电话总是排着长队,BP机已经渐渐被翻盖手机取代,

但大部分学生还是靠写信和公共电话联系。林晓语和陈阳的交集,始于一次校园志愿者活动。

学校组织为山区孩子捐赠书籍,两人被分到了同一组,负责整理图书。“你也喜欢路遥?

”陈阳看到林晓语手里的《平凡的世界》,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嗯,

我觉得孙少平的坚持特别让人感动。”林晓语没想到学霸也喜欢文学,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那天他们聊了很多,从路遥聊到余华,从唐诗宋词聊到计算机编程,原本陌生的距离感,

在不知不觉中拉近。分别时,陈阳犹豫了一下,问:“你有手机吗?以后有机会,

可以再交流。”林晓语报出自己的手机号,看着他认真地存在手机里,心里甜滋滋的。

那是一部诺基亚的直板机,机身有些厚重,却是她攒了三个月兼职工资买的。

非典的阴影在那年冬天悄然蔓延,校园里渐渐弥漫起紧张的气氛。学校开始每天测量体温,

进出校门需要登记,图书馆和教室都定时消毒。大家出门都戴着口罩,

原本热闹的校园变得安静了许多。林晓语有些害怕,每次接到家里的电话,

都强装镇定说一切都好。元宵节那天,林晓语因为受凉感冒,体温有些偏高,

被安排在宿舍隔离观察。她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心里又委屈又焦虑。这时,

手机突然响了,是陈阳发来的短信:“听说你感冒了,还好吗?我给你带了感冒药和热粥,

放在宿舍楼下的传达室了。”林晓语眼眶一热,披外套跑下楼。

传达室的大爷递给她一个保温桶和一个药盒,笑着说:“那个计算机系的小伙子,

在这儿等了快半小时了,说怕粥凉了。”她打开保温桶,皮蛋瘦肉粥的香气扑面而来,

还是热的。药盒里放着感冒药和退烧药,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按时吃药,多喝热水,

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隔离的日子里,陈阳每天都会给她发短信,分享校园里的趣事,

给她讲计算机课上的笑话,还会把当天的课堂笔记拍照发给她。林晓语的病渐渐好了,

心里的情愫也慢慢生根发芽。她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学霸,其实有着细腻温柔的内心。

三月底,非典的形势渐渐好转,校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图书馆里座无虚席,

操场上有人在跑步打球,宿舍楼下的丁香花悄悄绽放,空气里满是清甜的香气。

林晓语和陈阳的关系也水到渠成,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陈阳约她在操场散步,

走到樱花树下时,他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晓语,我喜欢你,

从第一次你戳到我后背开始,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林晓语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月光下,

陈阳的眼神真挚又热烈。她用力点了点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陈阳轻轻握住她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那一刻,樱花飘落,晚风温柔,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他们的爱情,

像那个年代的校园民谣,简单又纯粹。陈阳会骑着自行车,载着林晓语去校外的小吃街,

买她最爱的糖葫芦和炒河粉;林晓语会在陈阳熬夜编程时,

给他送去温热的牛奶和自己织的围巾;他们会在周末一起去网吧,陈阳教她上网聊天,

林晓语则陪着他查阅资料;宿舍楼下的长椅,图书馆的靠窗位置,操场的跑道旁,

都留下了他们并肩的身影。期末考试前,两人一起在图书馆复习。

林晓语的古代文学史有些薄弱,陈阳就陪着她梳理知识点,用他程序员的逻辑思维,

把复杂的文学常识整理成清晰的笔记;陈阳的英语作文不太好,林晓语就帮他修改,

教他如何运用优美的句式。那段日子,虽然辛苦,却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变得格外充实。

暑假来临,林晓语要回老家,陈阳则留在学校参加编程竞赛。分别时,在火车站的站台上,

陈阳递给她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里面写了我想对你说的话,还有一些编程小技巧,

无聊时可以看看。”林晓语打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有他对未来的规划,

有对她的思念,还有一些可爱的小漫画,看得她嘴角上扬。那个夏天,

他们靠着短信维系着感情。陈阳会每天给她分享竞赛的进展,林晓语则告诉他家里的趣事。

每次收到短信,林晓语都会小心翼翼地存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反复翻看,心里满是甜蜜。

她知道,这段跨越距离的感情,正在慢慢沉淀,变得越来越深厚。开学后,

陈阳的竞赛得了全国二等奖,他第一时间把证书拿给林晓语看,像个得到奖励的孩子。

林晓语为他高兴,特意做了一桌拿手菜,在宿舍的小电锅里煮好,两人偷偷在楼梯间分享。

虽然条件简陋,但看着彼此的笑脸,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满足。大四那年,

大家都开始为前途奔波。林晓语想回老家当老师,

陈阳则收到了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offer。面对即将到来的异地恋,两人都有些迷茫。

有一次,他们在操场散步,林晓语忍不住问:“陈阳,我们以后怎么办?”陈阳停下脚步,

紧紧抱住她:“晓语,等我在北京站稳脚跟,就接你过去。我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我们会一直在一起。”他的声音坚定,给了林晓语莫大的安慰。毕业季来得很快,

校园里的栀子花开得热烈,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毕业典礼那天,

林晓语和陈阳穿着学士服,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念。他们在图书馆前牵手,

在樱花树下拥抱,在操场跑道上并肩奔跑,把最美的青春定格在照片里。离校那天,

陈阳送林晓语去火车站。站台上,人来人往,离别的情绪感染着每个人。林晓语眼眶通红,

紧紧握着陈阳的手:“你要照顾好自己,记得按时吃饭,不要熬夜。”“你也是。

”陈阳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会经常给你打电话,很快就去看你。”火车开动的那一刻,

林晓语趴在窗户上,看着陈阳的身影越来越小,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陈阳站在站台上,

挥着手,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里,才缓缓转过身,眼里满是不舍。后来,

正如陈阳承诺的那样,他在北京努力工作,不到两年就站稳了脚跟,

然后把林晓语接到了北京。他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相互扶持,共同打拼,

从租来的小房子,到拥有自己的家,从青涩的校园情侣,到相守一生的伴侣。多年后,

当他们带着孩子回到江城大学,看着熟悉的校园,樱花依旧盛开,栀子花香依旧清甜。

林晓语靠在陈阳的肩膀上,笑着说:“还记得吗?那年非典,你给我送粥的样子。

”陈阳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当然记得,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

你是我这辈子要守护的人。”2003年的那个夏天,栀子花盛开,

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相遇、相爱,用最纯粹的感情,书写了一段属于八零后的青春恋歌。

那段时光,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昂贵的礼物,却有着最真挚的陪伴和最坚定的承诺,

成为了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其时第一章 绿皮火车载来的盛夏2003年的夏末,

阳光依旧带着灼人的温度,穿透绿皮火车的玻璃窗,在斑驳的桌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林晓语把脸颊贴在微凉的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白杨树,心里像揣了一团蓬松的棉花,

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藏着按捺不住的憧憬。她是典型的八零后,

出生在南方小城的普通家庭,高考时超常发挥,

考上了北方的燕宁大学——那是她整个青春里最耀眼的目标。

行李箱是母亲提前半个月就收拾好的,塞满了换季的衣物、母亲亲手做的腊肉酱,

还有一沓用红绳捆着的笔记本,扉页上是父亲写下的“踏实做人,认真读书”。

火车哐当哐当行驶了二十多个小时,终于在黄昏时分驶入燕宁站。站台上人头攒动,

举着各大高校迎新牌子的学长学姐们格外显眼。林晓语拖着半旧的行李箱,

跟着指示牌找到燕宁大学的迎新点,

一个穿着白色T恤、戴着黑框眼镜的学长立刻迎了上来:“同学,是燕宁大学的新生吗?

哪个系的?”“我是中文系的,林晓语。”她有些拘谨地回答。“巧了,我也是中文系的,

大三的周明。”学长笑着接过她的行李箱,“跟我来吧,校车在外面等着呢,

直接送你到宿舍。”校车上挤满了新生和家长,空气中弥漫着陌生又热络的气息。

林晓语坐在靠窗的位置,

外燕宁城的街景——老式的红砖楼房、挂着褪色招牌的小饭馆、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的路人,

一切都和家乡截然不同,却透着一种古朴的亲切。宿舍在三号宿舍楼的四楼,是四人间。

林晓语推开门时,里面已经来了三个室友。靠门的上铺,一个短发女生正踩着凳子贴海报,

海报上是周杰伦的《叶惠美》专辑封面,她听到动静转过头,露出一口白牙:“嗨!

你就是最后一个室友吧?我叫赵蕾,东北来的,新闻系的!”靠窗的下铺,

一个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女生正安静地整理书桌,她的书桌上摆着一本《红楼梦》,

封皮已经有些磨损。“我叫苏雅,英语系的,江南的。”她说话轻声细语,

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最里面的上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拿着BP机摆弄,

看到林晓语进来,立刻从上铺爬了下来:“我叫李晓梅,工商管理系的,本地土著!

以后在燕宁有啥事儿,尽管找我!”她热情地递给林晓语一块奶糖,“尝尝,

我们这儿的特产,奶味超足!”林晓语笑着接过奶糖,甜香在舌尖化开,

一路的疲惫和陌生感瞬间消散了大半。四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女孩,

因为一场高考汇聚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宿舍,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刻开始,悄然转动。

收拾完床铺,已经是深夜。宿舍里的灯是暖黄色的,四个女孩躺在床上,

叽叽喳喳地聊起了各自的家乡、高考的经历,还有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赵蕾说她想在大学组建一个乐队,苏雅说她想读完图书馆里所有的经典名著,

李晓梅则惦记着学校门口的小吃街,只有林晓语,轻声说:“我想安安静静地读书,

写点东西。”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洒在她们年轻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林晓语闭上眼睛,听着室友们均匀的呼吸声,心里默默想着:燕宁大学,我来了。

第二章 白衬衫与钢笔墨痕开学第一周是新生军训,站军姿、踢正步、练军体拳,

毒辣的太阳把每个人都晒得黑黢黢的。林晓语体质偏弱,站军姿不到半小时就头晕眼花,

赵蕾看出了她的不适,悄悄在队列里给她递了一块薄荷糖:“撑住,还有十分钟就休息了!

”休息时,大家都坐在树荫下喝水聊天,林晓语却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

拿出笔记本写写画画。那天她正低头记录军训的感受,

突然听到一个男生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同学,能借我一张纸巾吗?”她抬起头,

撞进了一双清澈的眼眸里。男生穿着和他们同款的军训服,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

贴在光洁的额头上,鼻梁高挺,嘴唇薄而分明。他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

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林晓语连忙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递给她,脸颊微微发烫:“给你。

”“谢谢。”男生接过纸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问,“你是中文系的吧?

我刚才看到你笔记本上写的字,很有文采。”“你怎么知道?”林晓语有些惊讶。

“我叫陈阳,计算机系的。”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群男生,“我们宿舍有个中文系的老乡,

说今年新生里有个女生字写得特别好,叫林晓语,应该就是你吧?

”林晓语没想到自己还小有名气,脸颊更红了,低下头不敢看他:“只是随便写写而已。

”“写得很好啊,很有灵气。”陈阳的声音温和,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我平时也喜欢看些文学书,以后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军训结束后,正式的课程开始了。

林晓语的专业课大多在文科楼,而陈阳的课则在理科楼,两栋楼隔着一个大操场,

平时很少有机会碰面。但缘分总是很奇妙,一次《大学语文》的公共课,林晓语迟到了,

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只剩下陈阳旁边的一个空位。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走过去,

轻声问:“同学,这里有人吗?”陈阳抬起头,看到是她,眼睛亮了一下:“没人,坐吧。

”那堂课讲的是鲁迅的《阿Q正传》,老师讲得深入浅出,林晓语听得格外认真,

低头记笔记时,不小心把钢笔里的墨水溅到了陈阳的白衬衫上。她吓得连忙道歉:“对不起,

对不起!我帮你洗吧!”“没关系,一点墨水而已。”陈阳笑着摆摆手,

从书包里拿出纸巾擦拭,“你看你,记笔记也太认真了,笔都快戳到本子里了。

”林晓语看着他白衬衫上那片小小的墨痕,心里既愧疚又有些莫名的悸动。那节课,

她没怎么听进去,总觉得旁边的目光带着温度,让她心跳加速。下课铃响后,

林晓语坚持要帮陈阳洗衬衫,陈阳拗不过她,只好把衬衫递给她:“不用太麻烦,

用洗衣液泡一下应该就能洗掉。”林晓语把衬衫拿回宿舍,小心翼翼地用温水浸泡,

打上洗衣液,轻轻揉搓着墨痕的地方。赵蕾凑过来,暧昧地笑着:“晓语,这是谁的衬衫啊?

还是件白衬衫,挺干净的嘛。”“就是一个同学的,我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上面了。

”林晓语的脸颊微红,不敢看室友的眼睛。“同学?我看不像普通同学吧?

”李晓梅也凑了过来,“你看你紧张的样子,是不是有情况啊?”“别瞎说!

”林晓语嗔怪道,手里的动作却慢了下来。她想起陈阳清澈的眼眸和温和的笑容,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痒痒的。第二天,

林晓语把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的衬衫还给陈阳。陈阳接过衬衫,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
  • 街溜子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同学偷了自己的东西不承认怎么办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